现金流与盈利指标的同步恶化证券怎么杠杆,进一步暴露了洽洽食品的经营危机。
当“瓜子大王”洽洽食品(002557.SZ)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出炉,市场感受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业绩承压,更是传统零食巨头在消费迭代浪潮中难以挣脱的转型困局。这份财报里,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降数据刺眼,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大幅滑坡惊心,而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品控漏洞、创新乏力与渠道失势,更让这家曾经的休闲食品标杆企业,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
上半年,洽洽食品营收规模定格在27.52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下滑5.05%,是近年来中期营收首次出现如此明显的负增长,打破了企业长期维持的稳定增长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盈利端的表现:归母净利润仅8864万元,同比骤降73.68%,较去年同期的3.37亿元缩水近四分之三;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84.77%,仅剩4309万元,这一盈利水平几乎退回到十年前,企业盈利能力遭遇“腰斩式”打击。截至9月1日收盘,其股价报23.17元/股,较2020年高点跌幅超60%,总市值不足120亿元,投资者信心持续受挫。
现金流与盈利指标的同步恶化,进一步暴露了洽洽食品的经营危机。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亿元,同比减少76.12%。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如此大幅的下滑意味着洽洽后续在产能扩张、技术研发以及成本管控上的操作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运营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8.41%降至20.31%,净利率从11.62%降至3.24%,两大盈利指标的断崖式下跌,反映出企业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定价上的双重失据,核心竞争力正在快速弱化。
作为洽洽食品的“压舱石”,葵花籽业务的增长疲态成为压垮业绩的重要一根稻草。上半年,该业务营收17.72亿元,同比下降4.45%,占总营收比重仍高达64.39%,意味着企业对单一品类的依赖度依旧居高不下。回溯2024年,其葵花籽业务营收仅同比增长2.60%,远低于休闲零食行业8.3%的平均增速,这一差距表明,洽洽在核心业务上已跟不上行业发展节奏,市场份额正被竞争对手逐步蚕食。
面对利润暴跌,洽洽食品将原因归咎于原料成本上涨与渠道、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费用增加。诚然,去年内蒙古暴雨导致国内葵花籽减产,叠加全球油料作物价格波动,使得葵花籽采购成本同比上涨30%;巴旦木、腰果等坚果原料也因供需与天气因素价格走高,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解释未能触及根本——过去原料成本也曾多次上涨,洽洽通过提价手段总能化解危机,而如今提价失灵,本质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接受度已达临界点。
多次提价不仅未能缓解成本压力,反而引发了终端需求的反噬。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洽洽瓜子的涨价抱怨声此起彼伏:“去年还是5块钱一袋,现在直接涨到13.9元”“几次涨价后,性价比完全不如以前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纷纷转向其他替代品牌或产品,导致洽洽的用户流失加剧。更严重的是,提价并未带来品质的同步提升,反而暴露了品控体系的漏洞。在小红书搜索“洽洽瓜子”,靠前的内容多是对产品质量的吐槽,“瓜子发霉”“颗粒不饱满”“吃到坏果”等问题高频出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洽洽食品“虫卵超标”“发苦变质”的投诉更是从未间断。事实上,早在2019年,洽洽瓜子就曾因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霉菌检出值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多年过去,品控问题依旧反复,无疑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根基。
创新能力不足与研发投入吝啬,是洽洽陷入困局的另一重关键因素。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年轻群体口味快速迭代的当下,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创新致胜”的阶段,但洽洽却始终未能摆脱对传统瓜子业务的依赖。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2024年,洽洽食品的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10.18%、9.06%、9.99%,2024年销售费用更是高达7.12亿元,其中广告促销费就达4.99亿元,同比增长27.2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研发费用占比始终在1%左右徘徊,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仅1.06%。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导向,导致洽洽在产品创新上严重滞后,难以推出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爆款产品。
今年7月,洽洽食品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山野系列瓜子、全坚果、瓜子仁冰淇淋、鲜切薯条等多款新品,试图通过品类扩张打破增长瓶颈。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新品所在的赛道早已是红海一片:鲜切薯条领域有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头部品牌深耕多年,魔芋制品市场也聚集了众多细分赛道玩家。作为后入局者,洽洽的新品既没有独特的技术壁垒,也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渠道布局的滞后,则让洽洽在行业渠道变革中错失先机。近年来,休闲食品行业销售渠道呈现“折扣化、近场化”趋势,大卖场、超市等传统渠道客流持续下滑,而洽洽的销售重心长期集中在传统渠道,未能及时跟上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的发展步伐。尽管公司意识到问题后开始调整,去年下半年由董事长陈先保直接分管销售、电商等业务,今年上半年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63.18%,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4.79%,但截至上半年,直营渠道营收占比仅28.33%,电商渠道占比16.38%,与行业内头部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渠道转型的缓慢,进一步加剧了营收下滑的压力。
对于下半年的经营证券怎么杠杆,洽洽食品提出了“扩充品类、降本增效、组织变革”三大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举措能否见效仍存疑。品类扩充面临激烈竞争,降本增效需要供应链能力的深度改造,组织变革则考验企业内部的执行力,每一项都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