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联华证券-配资网-配资官网-配资官方网站 > 配资官网 >

配资网站首选平台 从业绩滑坡到渠道收缩:美克家居三年连亏8.6亿、营收下滑19%,门店骤减25%、有息负债超21亿,中高端路线为何难抵发展瓶颈?


发布日期:2025-09-16 21:01    点击次数:190

配资网站首选平台 从业绩滑坡到渠道收缩:美克家居三年连亏8.6亿、营收下滑19%,门店骤减25%、有息负债超21亿,中高端路线为何难抵发展瓶颈?

在当下的家居市场中配资网站首选平台,美克家居曾以中高端定位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近年来却陷入了发展困境,其业绩表现与市场布局的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期,美克家居(600337.SH)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其在市场中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上半年,美克家居营业收入达 15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8%;归属净利润亏损 8800 万元,尽管相较于去年同期的亏损 2.756 亿元有所收窄,但扣非净利润却亏损 3.17 亿元。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已连续三年归属净利润为负。

在行业整体呈现温和复苏的大背景下,美克家居的持续亏损显得较为突出。2025 年上半年,家具类消费零售总额达 782 亿元,同比增长 3.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 1.2 个百分点,6 月单月家具零售额更是以 163 亿元创下年度峰值。在此形势下,美克家居的业绩却一路走低,值得关注。

非经常性收益难掩主业颓势:变卖资产仅换来账面短暂盈利

2025 年一季度,美克家居曾让投资者看到一丝 “扭亏希望”,当季归母净利润达 1.05 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 1.56 亿元相比,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深入探究后发现,这次盈利并非源于主营业务回暖,而是通过变卖资产实现的。

美克家居在一季度处置了子公司北京美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股权,凭借 4 亿元交易对价获得大额投资收益,从而实现账面盈利。但剔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一季度实际亏损 1.5 亿元,与上年同期的扣非亏损规模基本持平(2024Q1 扣非亏损 1.63 亿元),这表明其主营业务的低迷状态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

据界面新闻报道,家居行业分析师李慧指出:“靠卖资产增加利润,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美克家居的核心症结在于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减弱。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33.95 亿元,同比下滑 19%,2025 年上半年营收继续下滑 8%。连续多季度的收入萎缩,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在持续下降。

对比行业整体表现,美克家居的差距较为明显。2024 年,尽管房地产市场承压(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为 - 12.9%、-17.1%、-10.6%),但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仍实现利润总额 372.4 亿元,同比仅下降 0.1%,近乎持平。而美克家居同期归属净利润亏损 8.64 亿元,同比下滑 86%,与行业的 “抗跌性” 形成了反差。

李慧进一步分析认为:“行业整体虽受地产拖累,但头部企业或具备差异化优势的品牌仍能维持稳定,美克家居的持续亏损,更多是自身产品定位、渠道管理问题。” 美克家居主打的中高端家居市场,本应在消费市场波动中更具抗风险能力,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公司既未能守住存量客户,也未能成功开拓增量市场,反而在行业复苏初期进一步掉队。

渠道收缩触警戒线:近四分之一门店关闭致客户增长陷入僵局

在主营业务持续低迷的同时,美克家居的销售渠道也出现 “断崖式收缩”。门店作为家居零售的关键触点,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收入规模。近年来,美克家居门店的缩减幅度已触及 “警戒线”。

从直营门店来看,数量从 2023 年的 141 家减少至 2024 年的 111 家,下滑比例达 21.27%;对应的直营业务收入也从 21.4 亿元缩减至 15.89 亿元,降幅达 25.75%,收入下滑幅度远超门店减少幅度,这意味着剩余门店的单店营收也在下降。加盟店方面,数量从 2023 年的 293 家减少至 2024 年的 216 家,下滑 26.28%;收入从 2.54 亿元降至 1.66 亿元,降幅达 34.65%,加盟店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出现恶化。

整体渠道方面,2024 年美克家居国内总门店数量从 434 家降至 327 家,缩减近四分之一;批发业务同样承压,2024 年营业收入 16.01 亿元,同比下滑 8.46%。国内零售与国际批发 “双降” 的局面,进一步压缩了收入空间。

进入 2025 年,美克家居渠道收缩的趋势仍在延续。公司明确表示,“直营渠道优化以关闭低效门店、缩减冗余面积为核心,旨在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具体表现为,2025 年有 16 家门店租期到期,目前已确定至少 6 家不续租;一季度关闭门店 8 家,无新增门店;二季度关闭门店 4 家,依旧无新增,门店数量持续呈现 “负增长”。

在门店投入上,美克家居也大幅削减开支。2025 年公司门店装修计划开支为 2000 万元,相较于 2024 年的 3727.25 万元,缩减了 46.34%。

渠道收缩的直接后果是客户增长陷入停滞。2024 年,美克家居钻石卡会员人数为 2502 名,较 2023 年的 2453 名仅增长 2%;白金卡会员人数 9453 名,较 2023 年的 9412 名增长 0.4%;金卡会员人数 15940 名,较 2023 年的 16065 名下滑 0.77%。核心客户群体增长乏力,甚至出现流失现象,这进一步制约了收入的恢复。

连锁零售专家李伟表示:“家居行业属于‘体验式消费’,门店是触达客户的核心场景,尤其是中高端品牌,门店的位置、装修、服务直接影响品牌形象。” 美克家居关闭近四分之一门店,表面上看是在 “优化成本”,但实际上可能会失去部分潜在客户。门店覆盖特定区域的客流,一旦关闭,这些客流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占,从长期来看,将削弱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客户增长停滞也说明,美克家居的产品设计、价格定位或服务体验,已无法满足目标客群的需求,主营业务的根基正在动摇。

债务压力陡增:高负债率叠加控股股东危机,资金链风险升级

渠道收缩、收入下滑,使得美克家居的资金链压力日益显现。截至 2025 年 6 月,公司资产负债率达 63.1%;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 0.84 和 0.27。

从债务结构来看,美克家具有息负债规模较大。2025 年 6 月底,有息负债合计 21.53 亿元,占归母净资产的 81%。其中,短期借款 8.52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9.78 亿元,两者合计 18.3 亿元,占有息负债的 85%,短期偿债压力集中;长期借款仅 3.23 亿元,“债务结构‘短债长用’” 的特征显著,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程度。注册会计师张颖分析指出:“流动比率 0.84 意味着流动资产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速动比率 0.27 说明流动资产中,除了存货等难以快速变现的资产,能直接用于偿债的资金较少,公司可能面临‘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周转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控股股东美克集团的资金链压力正逐渐传导至上市公司。截至 2024 年底,美克集团持有美克家具 4.88 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33.01%,且已将手中全部股份质押,100% 的质押比例在 A 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

从美克集团自身财务状况来看,压力比上市公司更为突出。截至 2024 年 3 月底,美克集团资产负债率达 80.99%,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仅为 0.82 和 0.57,偿债能力同样薄弱;对外担保余额达 18.69 亿元,进一步放大了资金风险。此外,根据 Wind 数据,美克集团质押股份的加权平均参考价为 3.06 元 / 股,而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美克家具股价已跌至 1.98 元 / 股,较质押参考价下跌 35.31%,质押股份面临 “平仓风险”。

此外,美克集团已出现股权冻结。2024 年 10 月,美克家具公告称,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分别对美克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轮候冻结,合计冻结 1.02 亿股,占美克集团持股比例的 20.94%,占公司总股本的 7.12%。冻结原因系美克集团涉及借贷纠纷,两起冻结合计涉及债权金额及执行费用 1.56 亿元。

贤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滕云指出:“100% 股权质押已让控股股东失去股份的‘控制权弹性’,一旦股价继续下跌触发平仓,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而股权冻结则进一步限制股份处置,若美克集团无法解决借贷纠纷,冻结股份可能被司法拍卖,不仅影响公司治理稳定性,还可能引发投资者关注,加剧股价波动,形成‘债务压力 - 股价波动 - 质押风险 - 股权变动’的循环。”

市值管理举措遇冷:回购执行率不足5%,股权激励计划黯然终止

在资金链紧张、业绩亏损的双重压力下,美克家居的 “市值管理” 举措也受到关注。2024 年 7 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区间为 5000 万元至 1 亿元,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以此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然而,这一回购计划最终未能完全实施。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公司仅回购 179 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 0.12%,实际使用回购资金仅 267 万元,与 5000 万元的最低回购金额相比,完成率不足 5.4%,与 1 亿元的上限存在较大差距。

曾投资美克家居的个人投资者刘芳表示:“回购计划本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但美克家居的实际执行情况,让市场对其‘诚意’和资金实力产生疑问。5000 万至 1 亿的回购规模,结果只拿出 267 万,这更像是‘象征性回购’,难以让投资者相信公司对未来的信心。”

除了回购计划未达预期,美克家居的长期激励计划也宣告终止。4 月 29 日,美克家居公告终止实施 2022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核心原因是 “无法达到激励计划约定的业绩考核目标,不能满足公司层面行权条件”。根据原激励计划,公司需在 2022-2024 年实现特定的营收或净利润目标,但连续三年的亏损,使得这些目标无法实现。

李慧分析认为:“激励计划终止不仅对核心员工产生影响,也是对公司战略执行力的检验。股票期权激励本是绑定核心团队与公司利益的有效工具,业绩考核目标无法达成,说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的预判与实际经营存在偏差,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可能受挫,进一步影响主营业务的复苏进程。”

刘芳坦言:“作为中小股东,我们最看重的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诚信度。但美克家居连续三年亏损、靠卖资产盈利、回购计划未达预期、激励计划终止,这些情况让我们看不到明确的复苏信号。”

(提醒:内容来自:美克家居官网、美克家居财报、东方财富网数据、界面新闻、公开新闻报道。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尾声:

“ 美克家居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业绩亏损、门店缩减、资金链紧张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配资网站首选平台,美克家居能否在困境中找到突围之路,调整产品定位、优化渠道管理、改善资金状况,重拾市场信心,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