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网上配资平台有哪些,那个凭借《卖拐》系列小品闻名全国的小品大师何庆魁,如今却因为儿子何树成在直播中一句调侃“嫖也嫖不动了,一个月只花一万块钱”,瞬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令人哭笑不得。何树成作为何庆魁的儿子,这种“背刺”般的玩笑,不禁让人好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庭故事。
回溯到1968年,彼时的何庆魁不过是吉林农安县菜市场里一个卷着裤脚、双手沾满鱼鳞的卖鱼小贩。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遇见了那个从长春来的下乡知青张艳茹。张艳茹顶着家人的反对,毅然嫁给了这个家徒四壁的农村小伙。两人结婚时没有新房,只能挤在生产队的仓库,用木板搭床,墙上贴着“囍”字,简单得让人心酸。
家里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张艳茹肩上。白天陪着何庆魁卖鱼、卖菜,晚上回家还要缝补衣服、照顾三个孩子。何庆魁则一心钻研剧本写作,虽然频频遭到退稿,县文化馆的干部更是冷言“没新意”,但张艳茹始终支持着他说:“写吧,万一成功了呢?”甚至还偷偷回娘家借钱,给他买稿纸和邮票。
展开剩余74%1989年,吉林省文艺汇演成为何庆魁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骨干演员高秀敏在一堆退稿中发现了他的《谁娶谁》。这部讲述农村光棍娶媳妇的剧本让她笑出眼泪,“这作者肯定在菜市场蹲了十年!”随后高秀敏亲赴农安,见到了正在鱼塘打鱼的何庆魁,两人一见如故,携手创作了《包袱》,并于1990年登上吉林春晚。次年,这部作品更被央视选中,斩获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
然而,随着合作愈发密切,何庆魁与高秀敏的关系渐渐偏离了艺术伙伴的界限。1992年,高秀敏离婚后与尚未离婚的何庆魁开始同居。两人形影不离,白天改剧本,晚上靠吃馒头咸菜度日。高秀敏甚至典当金项链为何庆魁买打字机,熬夜写剧本时,她就在旁边煎熬中药,一熬半宿。
他们的苦日子并不长久。1997年,在高秀敏的引荐下,赵本山认识了何庆魁。何庆魁凭借《谁娶谁》在东北已小有名气,但真正让赵本山刮目相看的是他为《红高粱模特队》写的台词:“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这句朴实却充满哲理的话,成为春晚经典,也令赵本山认定何庆魁是“用泥土写诗”的才子。此后十年,何庆魁和赵本山携手打造了《拜年》《卖拐》《送水工》等多部春晚爆款,其中“拐卖了啊”等台词至今在网络广为流传。
然而,尽管事业风光,家庭却并不和谐。据何树成透露,自1989年何庆魁与高秀敏同居后,原配张艳茹坚决不离婚,独自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这段“形式婚姻”一直持续到2005年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离世。高秀敏去世时,何庆魁在灵堂前哭得昏厥,随即将她名下所有房产全部赠予其女儿,称“拿一分钱都是亵渎”。直到那时,何庆魁才回归家庭,照顾已身患重病的张艳茹。2015年,张艳茹去世前,他在病榻前痛哭忏悔“欠她太多”,这段贫困起家、最终带着愧疚收场的婚姻故事,以张艳茹“赢了婚姻输了爱情”的遗言画上句点。
令人唏嘘的是,外界以为何庆魁该“收心”时,他却仅一年后与小自己二十岁的女子再婚。更让人震惊的是,何树成在直播中爆料父亲每月给继母五千元零花钱,还在镜头前展示了张艳茹那个补了三次的布钱包,里面夹着何庆魁早年被退稿的信件。何树成甚至拿出何庆魁与高秀敏的合影调侃:“那时候他们住出租屋吃馒头,现在给继母的零花钱够买一屋子的馒头。”网友们戏称“老来深情给了新人”,让这段家族故事更添几分辛酸和讽刺。
当然,何树成的曝光行为引来不少非议,许多人指责他不孝。但何树成则回应:“老爷子写写字,种种花,早就看淡了。”事实上,何庆魁对此也未采取法律手段,也没通过赵本山等圈内人施压,这份沉默某种程度上可看作对儿子行为的默认。这与他在两段婚姻之间“放不下两边”的矛盾性格相呼应——既不想正面冲突,也不愿彻底改变现状。
发布于:山东省